学校简介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部颁代码 14086
四川省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在川招生代码 5185
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单位
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校,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党校合署办公、一体化运行管理。学校是四川省省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吸引力十大院校、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四川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先进高校、四川省十佳网络口碑高职院校等。
学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高新区、天府新区交汇处,校园面积520余亩,地铁5号线直达,环境优美、区位优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教职工560余人。学校设有融媒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化商学院、文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信息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教学单位。学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大师工作室及传习所10余个。
学校教学成果丰硕,近年教师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四川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主持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学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奖、“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00余项。学校坚持科研助推教育教学发展,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承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项目近450项。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融媒学院
(School of Media Convergence)
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群入选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融媒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与现代传播理念、掌握智能化传播手段与融媒体信息采集与制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建设有以“融媒体资源”为业务生态,以“教学系统和运营系统”两大系统为支点、以“职业培训+内容制作+大数据应用+一体化运维”四大服务基地为拓展,以服务“教学、实践、科研、实训实习、社会服务”五大层面为目的全媒体创研生产平台,建设有包含综合演播厅、融媒体危机公关与演练等 25 个实训室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近 5000 平方米。
学院先后与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观察、四川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11 个。
新闻采编与制作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
四川省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
四川省首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适应全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掌握新闻策划采编,摄影摄像,内容生产等业务能力,培养具备全媒体创意策划、采写、制作、发布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融媒体新闻采访、融媒体新闻写作、视频节目制作、新闻摄像与后期编辑、网络信息编辑实务、新媒体营销与策划实务、融媒体新闻报道实务、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媒体公司、广告传媒公司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记者、编辑、广告文案、品牌传播、媒体营销、市场推广、行业分析咨询等工作。
网络舆情监测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
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当代传媒行业生产,对接数字化社会治理与信息服务,掌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从事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应对及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网络舆情管理实务、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网络舆情统计与抽样、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网络危机传播管理实务、互联网传播政策与法规。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各级融媒体中心、网信办、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网络媒体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网络舆情监测、舆情引导、危机公关、数据采集分析、舆情报告写作、互联网信息审核以及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网络直播与运营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牵头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知识,面向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职业岗位群,能够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够从事网络直播运营、网络直播编导、全媒体运营、网络主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短视频创作与运营实践、手机摄影摄像、新媒体运营,网络直播文案与策划、数据分析与直播推广、网络整合营销、网络直播导播技术。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公司、广告公司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网络直播运营、网络直播编导、全媒体运营、网络主播等工作。
影视多媒体技术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牵头专业
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全媒体内容生产需求,掌握AIGC视频生成、视频剪辑、H5制作、动态图形及特效制作技术等,能够从事视听内容创作、视频剪辑、视频包装、数字视觉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影视合成与特效、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MG动态图形、H5制作、新媒体广告制作、短视频创作综合实训、品牌形象宣传片制作综合实训。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影视制作公司、互联网科技企业、广告传媒机构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视听内容制作、新媒体广告制作、视频包装及后期制作等工作。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四川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融媒体采编、视频摄制发布、融媒体运营、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融媒体策划、采编、审核、发布、运营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融媒体采编、视频摄制发布、融媒体运营、互联网信息审核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各级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影视传媒公司、商业摄影公司、数字媒体企业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全媒体策划与运营、短视频策划与创作、融媒体运营、活动直播、互联网信息审核、视频剪辑及影视包装制作等工作。
文化旅游学院
(School of Cultural Tourism)
“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四川省直属机关工委“五好支部”
四川省首批“课程思政”标杆院系
文化旅游学院秉持“旅游筑基·文化增色·技术赋能”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文化底蕴丰厚、专业技能精湛、职业素养扎实、创新意识强烈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各专业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
学院按懂教育、善教学、长实践、能科研、会服务的“五星”标准打造教师队伍,并聘请旅游、文化等行业企业专家、管理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共建、创新发展的育人机制,与港中旅、首旅建国、华侨城、洲际、希尔顿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四川各大文博院馆、文化场馆、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与四川省巾帼家政发展促进会、四川跨客通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成立“数智家政产业学院”,以提升家政产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现代家政人才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旅游管理
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项目高水平专业
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业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政策法规等专业知识,从事旅游新媒体运营、研学旅游课程开发、文旅项目策划、导游服务、景区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旅游概论、巴蜀旅游文化、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案写作、旅游职业礼仪、旅游新媒体营销、旅游产品策划实务、智慧景区运营实务、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四川景点讲解、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茶文化与茶艺、旅游摄影与短视频剪辑。
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从事旅游新媒体运营、研学课程开发、文旅项目策划、导游服务、景区服务管理、旅行社运营等工作。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酒店管理、酒店运营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酒店职业素养和扎实专业技能,能在国内外高星级酒店和民宿等特色酒店中从事经营管理与服务、文化创意、项目策划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客户关系管理、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酒店数字化营销、酒店督导管理。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国际品牌酒店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与茶艺、侍酒与调酒、咖啡文化与制作技艺、酒店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宴会设计、主题酒店创意与策划、民俗打造与经营、服务心理学、酒店应急管理、酒店新媒体运营。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星级酒店、精品酒店、主题酒店、游轮游艇、奢侈品行业、高档餐厅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经营管理、文化建设、创意设计、会展策划等工作。
智慧旅游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大数据分析、旅游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智慧旅游产品设计与应用、旅游新媒体运营、旅游新媒体营销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旅游+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旅游大数据应用(“1+X”旅游大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市场调研与商务数据分析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新媒体运营与推广、智慧文旅项目策划、智慧旅游产品设计、数字文创产品研发、旅游网页设计与制作、智慧旅游市场营销、智慧旅游运营实务、商务沟通技巧、智慧景区管理与运维。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旅游景区、文博场馆、旅游电子商务、科技企业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与推广、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大数据分析、智慧旅游系统运维与管理、旅游新媒体运营与营销、智慧景区项目策划与运营等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项目高水平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业,培养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新媒体运营、社区管理与服务、文化场馆经营与管理、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等职业技能,面向公共文化管理、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策划与经营等岗位群,能够从事文化场馆运营及管理、社区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文化产业基础、文化场馆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导论、社区治理、文化活动策划、新媒体写作、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剧场剧院、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艺术培训机构、文化社团协会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工作。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新家政服务、数字家政管理、家政培训等专业知识,面向居民服务行业管理岗位群,能够从事家庭生活服务、家庭健康服务、家政培训与管理、智慧家政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家政服务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家政服务职业礼仪、家政服务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养老照护理论与实务、婴幼儿照护、家庭整理与收纳、家庭营养与烹饪、家政管理实务、家政培训理论与实务、家庭健康管理、数智家政管理、老年急救与康复、母婴照护、儿童陪伴、家庭就医陪诊、家庭管家、新媒体运营、国学与家政。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家政服务机构、养老院、月子中心、早教机构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家政培训、基层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母婴护理等工作。
文化商学院
(School of Cultural Business)
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学院
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特邀研究成员单位
成都市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协会“最受欢迎院校”
全国会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基于文化商贸专业群组建,现开设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会展策划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5个专业,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会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特邀研究成员单位、成都市会展协会最受欢迎院校,相关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支持专业、四川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首批“骨干专业”、省级示范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项目高水平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800余人,专兼职教师及客座教授9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4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70%。
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类比赛成绩斐然,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行业赛国家级奖项50余项,“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甲组一等奖。
学院现有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直播电商、数字营销、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业财税一体化、会展等10个校内实训室,与四川国际博览集团、浓园文旅集团、金拱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她妆美谷电商直播基地等31个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恪守“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校训,以打造“懂文化、能经营、会管理、擅服务”的文化商人为目标,着力开展文化商贸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
中央财政“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专业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
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省级重点专业
省级示范培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文化产业各行业领域,培养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的文化经纪人、全媒体运营师以及其他文化和教育服务人员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文化经纪、文化活动策划、文化产品营销、全媒体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文化产业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实用艺术与审美、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文化市场营销实务、文化经纪实务、文化活动策划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品牌策划与推广、新媒体营销和商务文案写作。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文化产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文化经纪、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文化产品营销、文化类企业行政管理和全媒体运营管理等工作。
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广告传播、销售渠道管理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市场调研、项目销售、数字营销、品牌策划与推广、智能客户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新媒体运营实务、商务数据分析、短视频创作与直播运营、数字广告设计、消费者行为学、品牌营销、商务沟通、客户管理、销售创业工坊、营销沙盘模拟、商业洞察和电商实战。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市场调研、项目销售、数字营销、品牌策划与推广、智能客户服务等工作。
大数据与会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相关会计准则、税收法律制度、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与财务大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面向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行业的会计类岗位(群),能够从事财税审计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务、经济数学、财务大数据基础、成本核算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基础与实务、经济法、出纳岗位实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岗位综合实训。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的智能会计、业务财务、税务服务、数据管理等岗位群,主要从事智能会计、业务财务、税务服务、审计服务、数据管理等工作。
会展策划与管理
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项目高水平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其他商务服务业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项目策划、会展营销推广、会展项目运营及技术管理、会展现场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文化会展实务、会展营销、参展实务、会展运营管理、会展概论、会展VI设计、新媒体营销、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布局与设计、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短视频与直播。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会展活动策划、会展管理服务和文化传媒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会展项目策划和运营、会展新媒体营销、会展设计宣传、现场布展管理等工作。
跨境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商数据分析、海外电商推广、视觉营销设计、跨境物流管理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视觉营销设计、海外推广、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及跨境物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跨境电商运营、选品与采购、国际市场推广、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应用、跨境电商客户服务、视觉营销设计、跨境供应链管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专业外语。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互联网、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跨境电商运营、海外推广、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客服、视觉营销设计、跨境物流等工作。
文博学院
(School of Cultural Relic and Museology)
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
珠宝加工项目竞赛集训中心(主中心)
“第四批省级职业院校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文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巴蜀文化沃土,紧密对接文博行业和时尚产业,建有文物修复与保护和首饰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群,开设有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展示利用技术、产品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与策划,首饰设计与工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服装与服饰设计、婚庆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500余人。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市级技能大师1人,从文博行业和时尚产业聘请了一批从事考古、文物修复、时尚设计等专业技术人才来校担任产业导师,建有首饰设计专业群和文物修复保护专业群两个校企师资混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起“文化传承+数字赋能+工匠培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重点打造文物数字化保护、非遗活态传承、时尚设计三大特色方向,专业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四川省产教融合特色高水平专业、四川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获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项目(传统花丝工艺首饰制作)、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团队)、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首饰设计与工艺)并纳入现代职教体系重点任务、省级在线开放课程(首饰编织)、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服装设计基础)。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工艺美术集团等区域事(企)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书画装裱、文物检测、首饰加工、婚庆、服装服饰加工、宝玉石加工等校内实训室17间。打造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四川集训中心、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都市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四川省名师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巴蜀文化教育普及基地。建有宝玉石加工、首饰制作、服饰工艺、书画修复、玉雕技艺、文物修复等名师工作室,构建起“课堂—实训室+工作室—实训基地”三级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就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创业率持续增长,在珠宝首饰、婚庆服务行业孵化出自主创业品牌,为文博行业和时尚产业输送了大批懂工艺有技术的高素质文化工匠,已成为区域文博行业和时尚产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首饰设计与工艺
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四川省产教融合特色高水平专业
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第四批省级职业院校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珠宝首饰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面向珠宝首饰及饰品设计、加工及营销岗位群,能够从事首饰品牌策划与设计、首饰品牌营销与管理和首饰绘图、首饰 3D 制图、首饰设计、首饰加工与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首饰手绘技法、首饰设计原理与方法、首饰专题设计、珠宝玉石鉴定、现代首饰制作工艺、传统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首饰材料应用、首饰3D制图。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黄金、珠宝、玉石首饰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珠宝玉石首饰设计、珠宝加工制作等工作。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国家教育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资源库参建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珠宝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培养掌握珠宝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面向贵金属与宝玉石鉴定、加工及营销岗位群,从事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首饰加工、珠宝首饰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珠宝玉石鉴定、玉石鉴赏与评价、钻石鉴定与分级、首饰制作工艺、珠宝首饰营销、宝石加工与工艺。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贵金属与宝玉石鉴定、宝玉石加工及营销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贵金属与珠宝玉石营销、质检、加工、管理等工作。
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品牌策划、服装品牌营销与管理和服装陈列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服装设计基础、立体裁剪、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材料应用与再造、服装配饰设计与制作。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服装与服饰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服装运营与管理、服装陈列师、时尚买手、人物形象设计师、整理收纳师等工作。
婚庆服务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庆典活动、婚礼设计、策划文案写作、市场(新媒体)运营、艺术设计、色彩搭配、主持技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婚礼策划实务、现代庆典创意策划、婚礼宴会现场设计、庆典花艺、婚礼营销技巧、婚礼主持、婚礼化妆与造型技术。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婚庆服务与管理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婚礼策划、婚庆市场营销、婚礼作品设计与制作、婚礼庆典执行和婚礼主持等工作。
文物修复与保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从事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样品检测分析、文物修复方案制定、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文物数字化保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文物保护技术、文物藏品保管与预防性保护、传统手工书画装裱与修复、金属器加工与修复技术、陶瓷器修复、青铜器修复、中国壁画制作与保护。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文物修复与保护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艺术品评估、文物艺术品市场经营、博物馆讲解、文物艺术品陈列展示等工作。
文物展示利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文物展示利用技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从事文物展示策划设计、实施管理、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处理和数字化展示应用、宣传教育、文创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文物藏品管理、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博物馆公共服务与教育、文物数字信息采集、文物数字化展示技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文物展示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展览策划师、项目创意策划师、执行专员、社会教育活动策划专员、新媒体运营专员、讲解员、文创产品设计师等工作。
产品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产品造型设计基础,熟练运用三维建模、材料工艺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数字建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产品设计原理、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构建专业基础、产品手绘表现、产品模型制作、产品三维数字化表现、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项目设计。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产品艺术设计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文创产品设计、技艺传承与制作、数字化表现等工作。
文化创意与策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创意与策划、新媒体营销与推广、平面设计、创意视频编辑等岗位群,能够从事文创设计、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活动策划、文化品牌设计与开发、传统图形与纹样、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创意文案、短视频创意编辑。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文化创意与策划行业领域,主要从事设计公司、基层文化单位的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工作。
艺术设计学院
(School of Art & Design)
艺术设计学院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数字创意产业岗位群、建筑装饰产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聚焦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实践能力强化三大核心方向,培养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依托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合作共建、创新发展的育人机制,与多个行业协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与 20余家国内优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与就业合作关系。
近两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兰国际艺术设计大赛、四川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得奖项100余项。
游戏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游戏美术设计、3D建模与场景搭建、游戏原画创作、动画制作与游戏地编等职业技能,掌握游戏开发流程、行业规范、数字绘画原理、PBR次世代流程软件应用及用户交互设计等知识,能够从事游戏美术设计、3D模型制作、游戏原画绘制、游戏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游戏策划与分析、3DMAX基础建模、人体结构动态基础、CG插画表现技法、材质表现、3D手绘角色。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数字文创、数字文旅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游戏原画设计、次世代角色/场景建模、游戏地编(关卡/环境设计)、3D美术、UI设计、游戏策划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技术融合与全流程实践的职业技能,掌握数字3D创意表现、数字特效合成、数字文创产品开发、虚拟现实引擎技术、新媒体策划与设计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从事数字动画、影视后期、虚拟现实、新媒体传播、文创产品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数字3D创意表现、三维动画设计、数字视觉设计、数字特效合成、UI设计、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综训、虚拟现实引擎开发。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影视动画、游戏公司、博物馆、文旅展会、新闻媒介、文化传媒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数字动画、影视后期、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推广、文创产品设计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品牌策划、广告设计、包装设计、UI/UX设计等各类视觉传达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等职业技能,掌握视觉设计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及现代设计软件操作等核心知识,能够从事广告策划、包装设计、新媒体视觉创作、企业品牌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二维设计表现、3D创意表现、视觉形象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包装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数字插画设计、数字摄影、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综训(专业竞赛课程)、乡村特色品牌包装与策划设计、UI/UX设计、IP形象设计、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设计、文化创意与市场推广。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品牌设计、广告策划、数字媒体设计、出版印刷等行业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创新设计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空间设计、装饰材料应用、数字化表现及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室内外空间设计、景观艺术规划、软装陈设设计与施工管理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居住环境营造、城市更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空间创新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SU、计算机应用设计3DMAX、环境虚拟空间动画技术、灯光照明设计、建筑景观模型设计制作、城乡环境空间微更新设计、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陈设品设计与搭配、透视与手绘表现技法。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文化创意产业、智慧城市、建筑设计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城市空间微更新设计、乡村环境景观提升、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低碳景观营造、AI辅助空间表现设计、室内外环境空间设计、装饰工程深化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
室内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设计思维与项目实践能力,掌握室内空间规划、材料工艺、软装搭配及数字化设计工具应用等知识,能够从事住宅与商业空间设计、装饰工程管理、效果图表现及客户方案策划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软件应用Photoshop、SU草图大师、Autocad、形态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与透视学原理、后期方案与效果美化设计、建筑与景观模型设计与制作、装饰材料与施工图设计、定制家具与全屋整装设计、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展示空间与陈列设计、照明表现设计、装饰专题设计。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室内装饰设计、软装饰设计、家具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室内装饰设计、装饰监理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建筑动画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动画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建筑二维和三维表现、建筑动画制作、渲染与后期表现的专业知识,具备使用建模软件进行虚拟建筑和虚拟场景模型建立、使用渲染软件对模型进行建筑动画和场景动画渲染、对渲染后的成品动画进行后期效果处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动画交互设计、建筑制图与识图、项目方案设计表达、建筑动画后期处理、虚拟现实场景表现、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建筑效果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三维建模、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技术、商业环境空间交互、动画场景等工作。
文化信息学院
(School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文化信息学院成立于2021年9月,在原省广电校省级重点专业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学院紧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国家新兴战略,面向互联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依托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开设有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5个专业。
学院坚持“岗课赛证”“双创”融合育人机制,培养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APP开发与测试、智能机器人应用、虚拟交互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四川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助力四川文化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行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占比85%。现有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实践基地7个,承担国家、省、校级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项目20余项。近三年,师生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竞赛获一等奖1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1项。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广播电视、新媒体技术、信息与通信等领域,培养掌握数字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广播电视系统开发和产品生产、营销或服务、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营维护、新媒体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与应用、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短视频制作、数字摄影基础、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新媒体策划与文案写作。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广电、通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等企事业单位。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对接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嵌入式技术与边缘计算、移动应用开发、软件项目实践与技术支持等“高度紧缺岗位”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移动终端微控制器开发、软件测试、APP应用开发实战、软件需求分析与原型设计、项目管理。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等IT行业及软件设计开发技术领域,主要从事智能终端设备(手机、智能手表等)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站的设计与制作、商业应用项目测试、软件项目实与技术支持、IT项目管理等工作。
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处理、可视化、大数据平台运维等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Linux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开发技术Hadoop、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IT互联网企业、金融、医疗、教育、媒体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大数据工程师、数据采集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库工程师、运维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商业智能分析师等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一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集成的综合性专业。以竞赛项目为学习载体,以实践为学习重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整合优化课程;以竞赛工作室为组织形式,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培养“懂技术、能开发、强制作、会管理”的融合传统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数字摄影基础、数字音像后期合成、数字媒体交互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虚拟现实交互设计、三维设计与制作、AE动效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版式设计、短视频制作、Web开发实战。
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从事UI设计、交互设计、web网页开发、H5交互动画制作、影视后期编辑、U3D开发、三维模型设计、VR/AR制作等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产业等领域,培养掌握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与维护、智能产品营销、AI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机器人控制与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标注、机器学习基础应用、深度学习基础应用、机器人导航技术、智能语音技术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综合应用实践。
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产品设计、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训练、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工作。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国家在线开放课程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秉持“文承古今 通联世界”的理念,围绕“应用型、国际化”定位,构建“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国际视野”三位一体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路径,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
学院设有中文、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休闲体育四个专业,同时承担全校人文通识教育,开展汉语非学历教育项目,吸引了多国留学生学习体验中华语言文化。
作为学校国际交流与教育平台,与英、韩、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合作,促进学生交流、学历提升。共建海外技术培训基地,开发12项国际职业标准及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教发展。创新打造巴蜀文化研学课程,多次承办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
学院汇聚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84%,多名教师担任行业赛事评委。近年获国家级及省级奖项共计40余项,育人成果显著。
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文化传承与技能创新并重的国际化人才。
中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四川基础教育(尤其是县、乡基础教育)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与古代汉语、古今中外文学史、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技能、文化活动策划、文案写作、短视频创作、新媒体运营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口语交际、新媒体写作。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传媒机构、基层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保护机构和社区文化服务机构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教育培训、文化传播、文案策划与撰写、文秘、公关等工作。
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音乐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台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制作、活动策划与执行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演唱(民族/美声/流行方向)、器乐演奏(钢琴/古筝/吉他方向)、合唱、视唱练耳、基本乐理、舞台实践。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基层文化机构、表演艺术团体、演艺公司、教育培训等行业企业,主要从事音乐表演、音乐培训、演出策划、音乐项目管理、演出经纪人等工作。
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良好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舞蹈表演、剧目编排、艺术策划、舞蹈编创及导演、舞蹈教育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舞台艺术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身韵、剧目表演、现代舞基训、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基层文化机构、表演艺术团体、演艺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事企业单位,主要从事舞蹈表演、舞蹈培训、演出策划、舞蹈编排等工作。
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掌握运动解剖、运动康复、运动项目训练与指导、赛事管理、服务与营销等知识,具备休闲运动指导、体育项目组织管理、体育项目营销策划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体育赛事运作与策划、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网球、高尔夫课程。
毕业去向:毕业生面向休闲体育研究机构、休闲运动俱乐部、休闲运动管理机构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社会公共体育教练员、健身俱乐部教练、赛事管理员、体育教师等工作。